中宣部舉行“中國這十年”新聞發布會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仿生合成橡膠成果名列其中
6月6日,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“中國這十年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,邀請科技部部長王志剛,中科院院長侯建國,工程院院長李曉紅,中國科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席、書記處第一書記張玉卓,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李靜海介紹“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建設科技強國”有關情況,并答記者問。
中科院院長、黨組書記侯建國介紹,“十年來,中科院科研人員攻堅克難、勇攀高峰,產出了一批具有標志性、引領性的重大創新成果。在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方面,中科院在保障國家重大工程、突破‘卡脖子’技術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。圍繞航空發動機葉片、超分辨光刻機、仿生合成橡膠、高端軸承、高性能特種材料等重大需求,中科院突破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,為保障產業鏈安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?!逼渲?,仿生合成橡膠技術攻關由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牽頭負責。
為解決航空輪胎“卡脖子”問題,2020年初中科院啟動了“仿生合成橡膠”科技專項,通過2年多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目前已實現仿生橡膠航空輪胎全流程技術鏈條貫通。我所通過模仿高標號天然橡膠的精細結構,對合成橡膠分子進行端基改性和仿生枝接,攻克其連續聚合工藝,建成了千噸級中試裝置,并成功實現開車;建立數字科學替代傳統經驗試錯的部位膠配方開發范式,成功開發出11組航空輪胎部位材料配方;基于等幾何原理的底層算法求解策略,開發出完全自主的數字輪胎工業軟件,同步實現輪胎結構設計與性能預測,加速了產品制造的迭代進程,形成多個規格型號的航空輪胎產品的并行開發能力;自主設計建造了模擬真實工況的高加速臺架,形成了極端苛刻工況下的航空輪胎場景復現評價能力,開發的仿生橡膠航空輪胎通過等效工況測試。
作為我國合成橡膠技術的發源地,長春應化所是國內最早、最系統開展合成橡膠研究的單位,誕生了新中國第一塊合成橡膠--氯丁橡膠,歷史上取得了鎳系順丁橡膠、稀土順丁橡膠、液體丁二烯橡膠、稀土異戊橡膠等一批代表性創新成果,“順丁橡膠工業生產新技術”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。近年來,長春應化所在新型橡膠材料研發上持續引領我國合成橡膠領域發展:第二代稀土順丁橡膠產業化技術持續推廣并攻關下一代技術;正在突破專用牌號溶聚丁苯橡膠產業化技術;率先研制出寬溫域恒模、耐超低溫丁戊橡膠材料并具備批量生產能力;發明了結晶度0-80%可調,1,2-含量和間規度可達95%以上的間同1,2聚丁二烯樹脂和橡膠生產技術;通過配位聚合方法制備出高順式含量的丁二烯-異戊二烯-苯乙烯及順1,4-聚丁二烯-3,4-聚異戊二烯多嵌段共聚物等新概念“集成橡膠”;通過烯烴、共軛烯烴和環烯烴選擇性妥協機理配位聚合得到耐超低溫、耐刺穿“塑料-橡膠”;開發出系列特種有機硅橡膠,實現了耐高溫、耐輻射硅橡膠密封材料的批量制備。
同時,我所依托“一基地、雙核心”的南方核心--廣東粵港澳大灣區黃埔材料研究院,成立了黃埔輪胎(廣州)技術有限公司。該公司專注于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相關成果的轉移轉化,將其產出的先進技術外溢到民航輪胎、特種工程胎和新能源汽車輪胎為代表的高端輪胎制備中,形成產業聚集效應。
未來,我所將致力于構建我國橡膠工業自主供應鏈產業鏈,消除我國對天然橡膠、專用牌號合成橡膠等原材料的進口依賴,實現民航輪胎、高端密封、特殊減/隔振橡膠器件等關鍵核心產品的自主可控,助力我國輪胎行業破解“大而不強”的產業困局,通過基礎橡膠材料、輪胎及橡膠制品專用工業軟件等底層技術的原創供給,保障我國橡膠工業的供應鏈與產業鏈的雙鏈安全。
?。ㄗ迦耍合噱P)